公司动态

首页 > 公司动态

工业柳州回眸182天 柳工机械

2007-08-17 04:27:43 柳工
“优秀是卓越的敌人。”
这是当今全美畅销书《从优秀到卓越——为什么有些公司能够飞跃,有些公司不能》的卷首语。
一个人、一个企业达到优秀并不很难,难的是优秀了不自满;而要从优秀走向卓越,你必须不断追求——完美风暴。
“追求无止境”恰恰是柳工集团核心价值观的核心!
回眸上半年,柳工的喜事特别多,最难忘的是其中有些事让入既惊又喜。
何谓“既惊又喜”?6月30日下午5时传来捷报:
——1至6月,柳工实现产值29.47亿元,增加值5.4亿元,销售收入34.26亿元,利税3.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52%、45%、 45%和45%。
——面对电力紧张、原材料涨价、行业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,上半年各类工程机械产销量仍双双突破10000台。
这意味着:他们自2001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实现跨越式发展,如今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。而今年上半年,柳工装载机销量更己跃居世界前两名,与全球500强的跨国“巨鳄”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不相上下了。
“柳工的进步来自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”
这是集团公司的市场理念。
近几年,柳工屡屡能抓住机遇,得益于对市场的正确判断。 .
去年,当产销量逼近万台时,高层即开始谋划今年的市场战略,认为2004年上半年工程机械市场可能会发生,“需求井喷”。为此有意识地增加了资金的供应量和产品的库存量。
机会果然来了。今年春节柳工人只休息了一天,“123”(大年初二)就全面投入生产。进入2月份,产品开始供不应求;到了3月份,销量高达 2300台(相当于1999年柳工的总产量)。随之而来的二季度,产销高速增长也是顺理成章。
这一切的叠加,就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新的奇迹。
……
“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”
这是集团公司的竞争理念。
其实,柳工上半年所走的路并不平坦。
伴随着产销量的高速增长,企业面临的则是电力紧张、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行业的白热化竞争等前所未有的困难,其中任何一个环节“卡壳”,企业都将被竞争对手拉开距离。
集团核心企业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光安为此感慨:以前总讲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,现在有勇无谋不行了。
因此,为减轻成本压力,弥补利润损失,保持市场优势,公司除了适时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外,还抛出了不少“锦囊妙计”:
-——充分利用本地配套资源,将大量的零部件制造及工艺扩散出去,转移自制零部件的成本压力,打开产能“瓶颈”。
——加快资金周转,以增加使用效益。如3月份,柳工当月销售回款达6个亿,由此上交增值税4000多万元。
——加快货款支付,以保证供方的成本最小化,这样自己也能以市场最公道的价格拿到原材料。
——适时向市场推出G系列装载机、挖掘机、压路机等新产品,跟着再开发出滑移转向装载机、挖掘装载机、路面摊铺机等新产品,磨砺“柳工品牌”这把刀,切出更大块的“市场利润蛋糕”。
——注重国际市,场,拓展海外业务,“建设开放的、国际化钓柳工”。今年上半年柳工开出国门的装载机已达120台,而去年全年出口才是132台。
……
“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”
这是集团公司的财富理念。
曾光安告诉记者,公司上半年产销突破万台,是在2000年以来厂房、设备、员工都没有“增量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。换句话说,按照柳工四年来产销量增长的速度计算,每个职工现在,天干了过去8天的活。
如此高的劳动生产率,只能是职工劳动技能提高、管理效率提高的结果。
集团公司常常告诫职工,在由市场调控资源的今天,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竞争是“智者胜”。因此,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,关键是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员工队伍。
所以在产销高速增长的情况下,他们始终没有放松对员工的素质培训。所以在今年评选“市十大工人技术创新能手”时,那么多单位独独柳工一家出了两个:钳工技师韦国勇和车工技师梁开精(这在“要讲平衡”的年代真是不可思议)。所以不少职工原来1人只管理1台机器,现在进步为1人可以管理2至3台机器。
当然职工也从柳工的高速发展中得到了相应的回报:今年1至6月份,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%以上。
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得到了高效率的使用。
我们看到了堪称“智者”的3600名员工。
回眸上半年,惊喜之余找差距,因为差距就是潜力。
“放眼上海、厦门、徐州;,我们不沿边、不沿海、甚至不沿东,这就叫先天不足。再加上北汽福田、宇通客车、海外对手纷纷加入业内,我们正挤在几大板块的夹缝中。”
但柳工人偏要从夹缝中崛起,再唱响新的追求主旋律:
“以汗水和勇气突破全年一万六,以勤劳和智慧再造一个新柳工。”
走进新的考场,面对嘶的试卷,最先朝气蓬勃投入新生活的人和企业,必然走向卓越!


上一篇:桂柳工(000528)浮筹洗清重展行情 下一篇:柳工再创行业奇迹:半年产销双超万台